近日,國家能源局評定的“第二批國家級智能化試點推廣煤礦”——涼水井礦業取得新突破,4-4煤東翼輔運大巷與二號暗副斜井順利實現精準貫通,井下灰煤運輸系統成功試運行。兩項關鍵工程的接續落地,既是深入踐行集團公司“三行動一建設”專項工作的扎實答卷,更是煤炭企業以新質生產力培育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能源安全戰略的生動實踐。

運輸網絡立體重構,打通提質增效大動脈
運輸體系升級是煤炭企業提質增效的“先手棋”,更是優化生產布局的關鍵支撐。作為灰煤運輸的“咽喉工程”,838米長的4-4煤東翼輔運大巷建設之初便面臨風機距離受限等挑戰。涼水井礦業緊扣降本增效核心目標,建立“領導班子現場研判、技術骨干精準施策、施工班組高效執行”三級聯動機制,僅用60余天就完成4-4煤東翼輔運大巷與二號暗副斜井的精準貫通,將輔助運輸距離縮短8公里,為后續運輸網絡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此之上,總長約4000米的灰煤運輸系統也在加速推進。其中,二號暗副斜井“懸空”吊掛皮帶工程作為建礦以來的首次嘗試,技術團隊以“3米1組”的精密標準,完成了144組吊掛安裝,實現了“零誤差”施工。配套建成的地面無人值守運銷系統,構建起“客戶線上下單、司機自主接單計量、全程電子引導裝運”智能化管理體系。這種“貫通——建網”的協同推進模式,不僅徹底破解了“南矸北運”瓶頸,更以硬件升級和管理優化雙輪驅動,推動降本增效從“單點突破”邁向了“系統提升”。

智能化建設全面提速,新質生產力賦能產業升級
面對能源行業深刻變革,涼水井礦業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構建起“一朵云、一張網、一平臺、五十余個智能化應用場景”的智能礦山體系,實現生產、安全、管理全鏈條數字化升級。目前,已建成投運19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5個智能化掘進工作面,24處固定場所實現“有人巡視、無人值守”,3處礦用機器人精準作業,減人強安提效成效顯著。其中,431301薄煤層綜采工作面通過陜西省煤炭學會鑒定,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成功填補了陜北侏羅紀淺埋深薄煤層智能化開采空白;42114綜采工作面被列為陜西省中厚煤層智能化開采示范工作面。
在經營管理領域,涼水井礦業深化集團公司“微觀三治”管理理念的貫徹落實,激活了全員創效“一池春水”。通過加強煤質管理,混煤熱值穩定在5500大卡左右,今年1至8月份塊煤率達24.5%,增加收入約5000萬元;以數字化賦能供應鏈管理、推進修舊利廢等系列舉措。截至8月份,原煤制造成本較預算降低了74元/噸,可控成本減少了4000余萬元,以創新機制重構生產要素組合,彰顯了能源產業新質生產力的不竭動能。

安全環保雙線發力,筑牢高質量發展生命線
涼水井礦業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嚴格落實安全環保主體責任,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生產協同共進的轉型之路。在環保治理方面,作為陜西省國資委重點技改項目的矸石井下充填工程已完成主體建設,采用“鄰位+高位”創新充填模式,設計處理能力160萬噸/年;積極推進矸石源頭分裝分運、井下巷道原位充填等措施,今年1至8月已自主消納矸石36.12萬噸,節約處置費用1517萬元,有效減少地表沉陷變形達80%以上;累計完成采煤沉陷區治理1900余公頃,生態修復率達100%,為煤炭行業綠色轉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與此同時,該公司安全生產防線也在持續筑牢。針對采掘、運輸等關鍵環節,構建起“智能監測+人工巡查”雙重防控體系;動態修訂370項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清單式”全覆蓋檢查20余次,打造7個精品掘進工作面、5個標準化示范區;采用干式除塵,集成“長壓短抽”控風控塵工藝,使掘進面粉塵濃度降低超90%,除塵效率持續保持在95%以上,讓安全環境成為了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

黨建引領凝聚合力,以人為本激發內生動力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與“魂”。涼水井礦業黨委通過健全“三個體系”、推行“五化運行”、促進“五個融合”,持續夯實黨建根基,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灰煤系統與輔運大巷貫通中建立跨部門協同作戰機制,實現“貫通即建網”的無縫銜接,彰顯了黨建引領下的協同效能。大力實施“技能+素養”融合培訓模式,通過“師帶徒”、舉辦技術比武等活動培育專業人才,并增強薪酬分配激勵作用,啟用大區倒班樓,不斷增強職工歸屬感與幸福感,凝聚起了全員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
憑借扎實成效,該公司先后通過國家智能化示范建設礦井與選煤廠驗收,榮獲“全國煤炭工業先進集體”“全國特級安全高效礦井”“陜西省先進集體”等稱號,成功入圍陜西省綠色礦山創建庫,核心競爭力持續躍升,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建工作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
“兩項工程的落地是里程碑更是新起點。”涼水井礦業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涼水井礦業將持續深化“三行動一建設”實踐,加速智能化升級與綠色礦山建設,以更大力度培育新質生產力,讓“綠色”“創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亮色”,為實現集團公司“再造一個產業新陜投”和陜西能源“3511”戰略目標注入堅實動能,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彰顯新擔當、展現新作為、交出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