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補氫次數從15次減少到10次,氫氣露點由 6℃降低至-25 ℃,氫氣純度保持在99.9%以上……這是商洛發電實施密封油凈化新技術后帶來的看得見的大變化。
商洛發電一期兩臺660MW燃煤發電機組,采用東電單流環式密封油系統,雙機自2019年投運以來,氫氣純度低問題一直是制約企業安全生產的瓶頸問題。“公司堅持不懈開展密封油凈化技術研究,在與設備廠家多年的合力攻堅下,研發的新型密封油提純裝置順利投運,發電機氫氣純度在行業中具備了領先優勢。”商洛發電設備部負責人說。

想法子,破解行業難題
“機組運行中氫氣純度下降是火電企業的常見問題,會導致發電機冷卻效率降低,增加通風摩擦損耗,甚至可能引發氫氣爆炸等嚴重事故。”商洛發電汽機專業人員介紹,氫氣純度不達標不僅影響企業經濟效益,還會威脅機組安全運行。
結合企業問題,瞄準行業難題。商洛發電啟動了發電機密封油凈化技術攻堅行動,著力提升發電機氫氣純度。該公司組織汽機專業人員先后對密封油系統開展了改變油氫差壓、調整真空油箱液位、噴頭改型等多種嘗試,均未取得突破性進展。
研發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技術攻堅團隊沒有放棄,他們不斷積累經驗、大膽嘗試創新。歷時四年多時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密封油提純裝置,成功破解了密封油中水分與氣體難脫除帶來的凈化率低技術困境。該裝置還創新采用了免維護、無電加熱以及一鍵啟停三大核心設計,既減少了后期運維成本與人力投入,又消除了傳統電加熱組件可能存在的漏電、過熱等安全隱患。同時,還簡化了操作流程,兼具高效便捷、安全節能和智能操控等優點。
牽頭干,推動形成專利
在新型密封油提純裝置成功研發投運后,商洛發電對該裝置進行了跟蹤問效。“我們研發的新技術凈化效率較高,公司目前發電機氫氣純度在99.9%以上,較先前提升約3.3%。”商洛發電汽機專業人員介紹,氫氣純度每提升1%,660MW發電機組每小時風磨損失可減少約90kW,每年可節約成本70余萬元,此外還降低了補氫量的生產成本和設備維護成本。
為了讓更多企業共享新技術紅利,助力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商洛發電在密封油凈化技術成熟后,對試驗數據進行了分析總結,與設備廠家合力推動專利申請工作。經過一年多的材料收集和積極申報。2025年2月,該項技術順利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標志著該技術已達到國家先進水平。
促推廣,發揮輻射作用
在國家“雙碳”戰略引領下,商洛發電深入踐行綠色節能技術應用推廣使命,積極推動行業新技術應用取得新成效。
作為新型密封油提純裝置的研發者以及首家試點單位,商洛發電加大此項技術的示范宣傳推廣,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先后向延長石油富縣發電和陜煤集團湖南益陽發電等單位敞開創新成果的共享大門,通過密封油凈化新技術幫助兩家單位將發電機氫氣純度分別從97.6%提至99.5%、96%提至99.8%,有效提升了技術創新對行業發展的貢獻率。
“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只有通過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努力解決實際問題,才能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更好地賦能行業發展。”商洛發電主要負責人說。目前,該公司擁有實用新型專利52項、發明專利5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7項,這些專利成果大多是在解決企業難題中形成的,也有很多新技術已經推廣應用到了集團公司兄弟單位以及行業其他單位,均取得了良好實效。
從多次嘗試無果,到新技術的使用推廣,這場“新技術攻堅”的突破,既展現了商洛發電技術團隊主動破局、向難求成的精神風貌,也彰顯了國有企業勇攀高峰、勇立潮頭的責任擔當。未來,商洛發電將繼續聚焦企業生產難點,積極推進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以技術創新鍛造新質生產力、塑造核心競爭力,為上級公司以及行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